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
美國科學家開發出了首款雙語大腦閱讀設備。這種大腦植入物能實時解碼使用者腦中用西班牙語或英語說的話,幫助無法發聲的雙語者用兩種語言與他人交流。這一成果為人腦如何處理語言提供了新見解,還有望帶來一種長效設備,讓無法進行言語交流的人恢復多語言溝通。相關論文發表于20日出版的《自然·生物醫學工程》雜志。
醫學成像顯示語音產生過程中的大腦活動(人工著色)。圖片來源:《自然》網站
參與這項研究的志愿者潘喬20歲時中風,導致身體大部分癱瘓,只能發出呻吟和咕噥聲,無法說出清晰的單詞和句子。潘喬30多歲時,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神經外科醫生愛德華·張與其合作,研究中風對大腦的持久影響。在2021年發表的一項開創性研究中,張的團隊通過手術將電極植入潘喬腦皮層以記錄神經活動,并將其翻譯成屏幕上的單詞。
潘喬“說出”的第一句話“我家在外面”是用英語翻譯的,但潘喬的母語是西班牙語,中風后才學會英語。為了讓潘喬能用雙語交流,張的團隊開發了一個AI系統,并用潘喬腦中所想的近200個單詞對該系統進行訓練。潘喬在腦中說出每個單詞,形成一種獨特的神經模式,并通過電極記錄下來。
然后,當潘喬在腦中大聲說出短語時,研究團隊將AI系統應用于短語。該系統有一個西班牙語模塊和一個英語模塊。對于短語中的第一個單詞,西班牙語模塊選擇與神經模式最匹配的西班牙語單詞;英語部分也是如此,只是從英語詞匯中進行選擇。結果顯示,這些模塊能夠根據第一個單詞以88%的準確率區分英語和西班牙語,并以75%的準確率解碼出正確句子。
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神經科學家謝爾蓋·斯塔維斯基表示,這項研究是對語音恢復神經假體這一新興領域的重要貢獻。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hainekem.cn/showinfo-108-323577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